返回首页
设为首页
加入收藏夹
进入病理技术论坛
首页 技术精华 病理资讯 同行交流 技术会诊 点滴经验 常规切片 特殊染色 免疫组化 分子病理 细胞园地 细胞制片 电镜技术 病理图库
 首页 > 病理管理 > 正文
化学药品使用安全手册

时间:2011-01-02  作者:dingwei  阅读:25057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手册
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病理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无机部分
硫    酸
(一)理化性状和用途 
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,有强烈的吸湿性。密度:1.8,熔点10.4℃,沸点: 280℃。用于制造硫酸铵、磷酸、硫酸铝合成药物、合成染料、合成洗涤剂合金属酸洗剂。
(二)毒性
属中等毒类。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。
最高容许浓度:2 mg/m3
(三)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
吸入: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状,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、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。
眼睛接触:溅入硫酸后引起结膜炎及水肿,角膜浑浊以至穿孔。
皮肤接触:局部刺痛,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。
口服:误服硫酸后,口腔、咽部、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,唇、口腔、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肠,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,胃肠道穿孔。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。
(四)长期暴露的影响
长期接触硫酸雾者,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、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等症状。
(五)火灾和爆炸
本品虽不燃,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,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,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。着火时立刻用干粉、泡沫灭火等方法。
(六)化学反应性
本品为强氧化剂,与可燃性、还原性物质激烈反应。
(七)人身防护
吸入:硫酸雾浓度超过暴露限值,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。
眼睛:带化学防溅眼镜。
皮肤:戴橡胶手套,穿防酸工作服和胶鞋。工作场所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(八)急救
吸入: 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,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应吸氧。
眼睛:张开眼睑用大量清水或2%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。
皮肤: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。
口服:立即用氧化镁悬浮液、牛奶、豆浆等内服。
注:所有患者应请医生或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。
(九)储藏和运输
与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强碱物质分开。
包装号为5(甲)、8(甲)(十)。
(十)安全和处理
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,加强通风排气。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。
注:在稀释酸时决不可将水注入酸中,只能将酸注入水中。

硝    酸
(一)理化性状和用途 
无色液体,易挥发有刺激性。浓硝酸(98%)在空气中有“发烟”现象,此烟为五氧化二氮即硝酐,在空气中与水汽形成硝酸雾,不久即分解,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氮。工业硝酸常呈黄色,是溶有二氧化氮之故。浓硝酸加热时有硝酸蒸汽,密度:2.2,不久也分解,主要成为二氧化氮。用于制造氮肥、黄色炸药、药品。也用作工业上的酸洗剂及试剂。
(二)毒性
对皮肤、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。
最高容许浓度:5 mg/m3 (以NO2计)
(三)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
吸入:吸入硝酸气雾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。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。
眼睛接触:硝酸液溅入眼内,可产生化学灼伤。
皮肤接触:硝酸液接触皮肤,可引起化学灼伤。皮肤灼伤后呈黄色逐渐变为褐色最后呈黑色。
(四)长期暴露的影响
长期吸入低浓度硝酸气雾。,能引起牙齿酸蚀症及慢性阴塞性肺病。
(五)火灾和爆炸
火灾危险性极大,氧化力强,与还原剂反应时可引起火灾和爆炸。
(六)化学反应性
硝酸是强氧化剂,可使许多有机物氧化而焦化。
(七)人身防护
吸入:工作环境中硝酸气雾超过暴露限值时应佩戴有黄色色标滤毒盒(罐)的防毒面具。
眼睛:带化学防溅眼镜。
(八)急救
吸入: 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,保温、安静,必要时吸氧。
眼睛: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。
皮肤:迅速脱去污染衣服,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皮服皮肤。然后用5%碳酸氢钠溶液湿敷。
(九)储藏和运输
将硝酸储存于密闭的容器内,放置于有通风设备的阴凉地方,远离禁忌物和工作场所。存放场所应有防酸地面和排水设施。包装号为5。
(十)安全和处理
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有效的防护用品,备有硝酸吸着物,以抑止溢泄。用苏打粉或石灰中和残剩物质,处理的肥料可在指定地点深埋,遵守环境保护法。

盐    酸
(一)、理化性状和用途
 透明或黄色冒烟液体,蒸气有强烈刺激味。沸点:110℃,蒸气密度:1.3,易溶于水,用于油井活化剂、矿石还原剂,食品处理剂、清洁剂、锅炉除垢剂及化学中间体。
(二)、毒性
对皮肤和黏膜有较强刺激腐蚀作用。
最高允许浓度:15mg/m3。(10.2ppm)
(三)、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
吸入;蒸气和烟雾能刺激鼻、喉和上呼吸道,导致咳嗽、鼻和牙龈出血,严重暴露能腐蚀鼻、喉和造成肺水肿。
眼睛接触:导致刺激、严重灼伤和失明。
皮肤接触:浓溶液(大于38%)导致严重灼伤。
口服:口腔、胃和食道会严重灼伤,导致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虚脱并可能死亡。
(四)、长期暴露的影响
蒸气能腐蚀牙齿,使鼻和牙龈出血,产生持续性支气管炎。皮肤长期接触稀溶液会发炎。
(五)、火灾和爆炸
不燃烧。用喷水来冷却容器有助于防止爆裂和减少蒸气。
(六)、化学反应性
与强碱类(如氢氧化钠)起激烈反应,与硫化物、磷化物、氰化物、乙酯基化合物、氟化物、硅化物和碳化物起反应,释放出易燃和有毒的气体,与氧化剂(如过氧化物)能起激烈反应。
(七)、人身防护
吸入:如蒸气或烟雾浓度不明或暴露限值,应戴有黄色色标滤毒罐(盒)的防毒面具。
皮肤;需要使用手套、工作服和工作鞋。合适的材料是天然橡胶。在高度暴露的环境下应穿防酸工作服,工作场所应备有5%碳酸氢钠溶液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眼睛:如需要应戴用面罩。
(八)、急救
吸入:脱离盐酸产生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,如患者呼吸停止,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,避免口对口接触。
眼睛接触;使眼睑张开,用生理盐水或微温的缓流的流水冲洗患眼20分钟。
皮肤接触;用微温的缓流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20分钟,在流水下脱去污染的衣服。
口服;用水充分漱口,不可催吐,如可能给患者饮水约50毫升。如呕吐自然发生,应使患者身体前倾重复给水,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。
(九)储藏和运输
将盐酸储藏于密封容器内,放置于有通风的阴凉地方,远离有禁忌物和工作场所。存放地方应有防酸地板和良好的排水设施。配制溶液时应缓慢地将酸倒入水中以防溅出和起泡。包装号5、8。
(十)、安全和处理
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、使用良好的防护服装和呼吸器。应避免泄漏,使用合适的盐酸吸着物来抑制溢泄,用苏打粉或石灰中和残剩物质,处理废料可在指定地点深埋,遵守环境保护法规。

高锰酸钾
(一)、理化性状和用途
深紫色,有金属光泽,粒状或针状结晶。味甜而涩。密度:2.70,分解温度为:200℃。用作氧化剂、杀菌剂、漂白剂、除铁剂、除有机剂、除臭氧剂、金属着色、分析试剂、医药、糖精、消毒剂、防腐剂、除臭剂和解毒剂等。
(二)、毒性
误服会中毒,能使口腔、咽喉及消化道迅速腐蚀。
(三)、短期暴露的影响
口服1%高锰酸钾溶液可出现口烧灼感、恶心、呕吐上腹疼痛。2~3%高锰酸钾溶液可导致口咽肿胀,说话、吞咽困难。口服4~5%的溶液或用水冲服高锰酸钾结晶者,口唇粘膜呈棕黑色,肿胀糜烂、剧烈腹痛、呕吐、血便、休克,最后死于循环衰竭。高锰酸钾腐蚀性致死量约5~19克。
(四)、长期暴露的影响
粉尘能刺激眼睛和皮肤,稀溶液有刺激性,浓溶液有腐蚀性,使皮肤、粘膜变质。
(五)、火灾和爆炸
本品不燃烧,遇可燃物失火能助长火势。用大量水灭火。
(六)、化学反应性
本品为强氧化剂。遇硫酸、铵盐或过氧化氢能发生爆炸,与某些物质如甘油、乙醇能引起自燃,与有机物、还原剂、易燃物等强烈反应。
(七)、人身防护
吸入:用带绿色色标滤毒盒(罐)的防毒面具。
皮肤:使用手套、工作服、工作鞋,工作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眼睛:使用密闭防护面罩。
(八)、急救
吸入:使吸入粉尘的患者脱离污染区,安置休息并保暖。
皮肤接触:先用水冲洗,再用肥皂彻底洗涤。
眼睛接触:用水冲洗,严重者需就医诊治。
(九)、储藏和运输
储存于阴凉、通风、干燥处,远离火源和热源,与有机物、甘油、强酸、氯酸盐、硝酸盐、过氧化氢、可燃物、还原剂和铵盐等隔离,避免存放在木质地板上。搬运时轻搬轻放,严防撞击、震荡、摩擦。包装方法:(Ⅱ)类。
(十)、安全和处理
将地面泄漏物立即清除,用水冲洗多次,并用湿布擦净,以免干燥后遇有机物如纸张、木材、纤维等引起燃烧。

过氧化氢 (H2O2)
(一)理化性状与用途
无色透明液体,深层时略带淡兰色。密度;1.44;冰点-0.4℃;爆炸极限:26~100%。用作氧化剂、漂白剂、杀菌剂、消毒剂、发色剂。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用作火箭动力燃料。
(二)毒性
它的毒性主要是由它的活性氧化作用所引起的,如对眼睛、皮肤和黏膜的化学灼伤,以及使普通衣物着火等。
(三)短期暴露的影响
由于本品不易挥发,吸入蒸气中毒的可能性很小,且它具有强烈烧灼感,故吞入的可能性很小。主要是皮肤接触引起烧伤,是局部皮肤和毛发发白(但过一段时间后可复原),产生刺痛、瘙痒。
(四)长期暴露的影响
由于量、时间、作用部位不同产生程度不等的化学灼伤。渗入皮肤角质层后分解产生氧,使表皮起泡,因手掌、指尖及甲床等处角质层较厚,末梢神经丰富,疼痛更为剧烈,难以忍受。剂量较大、冲洗不及时,可留下永久疤痕。液滴溅入眼内,可引起结膜炎、虹膜睫状体炎及角膜上皮变性、坏死和浑浊,影响视力或导致完全失明。
(五)火灾与爆炸
本品属爆炸性强氧化剂。它本身是不燃的,但它能与可燃物反应并产生足够的热量而引起着火,又由于它分解所放出的氧能强烈助燃,最终可导致爆炸。着火时用水扑救,并用水冷却其他容器,若发现高浓度过氧化氢容器排气孔中冒出蒸气,所有人员应迅速撤至安全地方,操作人员均应做到全身防护。
(六)化学反应性
在碱溶液中极易分解,在强光,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下,也能发生分解。能与许多有机物如糖、淀粉、醇类、石油产品等形成的混合物是敏感的,在冲击和热量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,与氧化物混合,存在潜在的危险性。
(七)人身防护
皮肤:应使用橡胶和氯丁橡胶手套、天然橡胶高统靴、聚氯乙烯防护服、聚乙烯围裙和袖套以及头巾等。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眼睛;戴护目镜、塑料面具。
(八)急救
皮肤接触;应立即用水冲洗,也可以用3%高锰酸钾或2%碳酸钠溶液冲洗。如皮肤灼伤剧痛不止,应用本巴比妥钠或咖啡,并防止继发性感染。
眼睛接触:应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以上,然后就医。
口服:误服立即催吐或洗胃,送医院急救。
(九)储藏与运输
存放60%以上的过氧化氢,用纯铝(99.6%以上)、聚四氯乙烯、聚三氯乙烯制成容器,严禁铁、铁锈或尘土等杂质进入。20~60%的过氧化氢储存于聚乙烯桶或纯铝桶中。容器盖应有排气孔。储存场所应防止阳光直射,应有足够的水源和消防水龙带以及喷雾装置。场所不得有燃料、氧化剂、有机物等,必须保持整齐清洁。包装方法:(Ⅰ)、(Ⅱ)类。
(十)安全和处理
操作人员应穿戴全身防护物品,若发现高浓度过氧化氢泄露,用水冲洗泄露液,若发现温度比外界温度升高5℃以上,可加入适量安定剂(磷酸),或用蒸馏水稀释。若无法控制分解,温度比空气温度高10℃以上,可将过氧化氢紧急泄出。若发生着火,用水扑灭,并用水冷却其他容器。若发现容器排气孔中冒出蒸气,所有人员应迅速撤至安全地方。当过氧化氢喷溅到衣服上,应立即用水冲洗并脱掉。20~60%过氧化氢泄露用大量水冲洗,经稀释的污水防入废水系统。

氯化钙-CaCl2
㈠物化性状和用途
无色或白色晶体,固体易潮解。相对密度:1.71,熔点:7870℃,沸点:>16000℃。
㈡毒性
属中等毒性类。对鼻、口、喉和皮肤有刺激作用。
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:尚无资料。
㈢危险性
侵入途径:粉尘吸入,食入。
健康危害:粉尘会灼烧、刺激鼻腔、口、喉,还可引起鼻出血和破坏鼻组织;干粉会刺激皮肤,溶液会严重刺激甚至灼伤皮肤。
㈣火灾和爆炸
不燃。
㈤禁忌物
三氟化溴、碳酸与石灰的混合物。
㈥防护措施
戴防护镜或面具;穿戴全身工作服及橡胶手套。
㈦急救
眼睛接触: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,就医。
皮肤接触:用清水冲洗5分钟,必要时就医。
吸入: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,若感不适,就医。
食入:若患者清醒,可给饮水或牛奶,立即就医。
其它:消防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。
㈧储藏和运输
存于密闭容器中,置于阴凉、干燥处,远离禁忌物;运输无特殊要求。
㈨安全和处理
使用本品要加强通风。发生泄漏时,需穿防护用具进入现场;用最安全、简便的方法收集泄漏粉末至密封容器内。

氢氧化钠-NaOH
(一)理化性状与用途
白色、无臭、不挥发的固体。熔点:318℃;易溶于水,同时放热。适宜于配置溶液使用。用来中和酸类、石油精炼、制造纸张、纺织生产、染料生产、涂料生产、清洁金属、清洁剂制造和食物添加剂。
(二)毒性
属于强碱,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。
最高容许浓度:0.5mg/ m3
(三)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
吸入:由于腐蚀作用,会对鼻、喉和肺产生刺激。
眼睛接触:极严重的腐蚀作用,造成严重的灼伤,严重暴露会造成疼痛和永久失明。
皮肤接触:极严重的腐蚀作用,造成严重的灼伤和深度溃疡,灼伤可能不会立即产生痛感,而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后产生。
口服:会产生严重疼痛,口、喉和食道灼伤、呕吐、腹泻、虚脱,可能死亡。
(四)长期暴露的影响
影响报告尚未见到。但12到42年之后,由于口服事故而产生食道癌,癌变发生于严重灼伤部位,由于组织受到损伤并形成疤痕。
(五)火灾与爆炸
不燃烧、不爆炸。
(六)化学反应性
与强酸(如硫酸)产生强烈放应。与水反应产生热。与某些金属如锌反映产生爆炸性氢气。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起爆炸性反应。
(七)人身防护
吸入:如尘粒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限值,应戴用合适的呼吸器。
皮肤:使用无渗透性的手套、工作服、工作鞋或其他防护服装,合适色材料是氯丁橡胶。在直接工作的才场所应备有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眼睛:戴用面罩或化学防溅眼镜。
(八)急救:
吸入:脱离氢氧化钠产生源或搬移患者到新鲜空气处。
眼睛接触:使眼睑张开,用微温的缓流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30分钟,在流水下脱去受污染的衣服。
口服:用水充分漱口,如需要用鸡蛋清灌胃(10~15个鸡蛋)或给患者饮水约250ml。如呕吐自然发生,使患者身体前倾并重复给水。
注: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。
(九)储藏与运输
将氢氧化钠储藏于不漏水的镍金容器内,放置于干净、阴凉的地方,与工作场所和禁忌物隔离。储存地方应有单独的通风设备。配置溶液时,应将固体缓慢地加入水中,以放水溅和气泡。包装号:5、6。
(十)安全与处理
应当有一个紧急处理方案。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、防护服装和呼吸器。铲起干物作为再循环使用或予以处理。用黄沙或泥土吸除溅出的溶液,中和残余物并用水冲洗场地。废物可在焚化炉内烧掉。遵守环境保护法规。

重铬酸钾
 (一)理化性状和用途
橙红色板状结晶,与可燃物接触则着火。比重2.676。熔点398℃,在500℃以上发生氧化生成铬酸与三氧化二铬。本品为用途极广的铬化合物,用于铬酸混合液和重铬酸滴定等实验室应用,工业上的铬酸盐、重铬酸盐制造、有机合成,电镀、防腐剂、颜料、媒染剂,照像、印刷、电池、安全火柴、化学研磨剂等。
(二)毒性
六价铬毒性大于三价铬。铬还是一种致敏源,六价铬有刺激性和腐蚀性,铬是一种致癌物。
(三)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
吸入后可出现呼吸道炎、哮喘、铬溃疡。
(四)长期暴露的影响
反复或长期接触低浓度铬化合物的镀铬工人,可发生慢性上呼吸道炎、铬鼻病、接触性皮炎、皮疹好发于面、颈、手、前臂等裸露部位,对肝、肾也有损害,可引起血液系统改变。发生肺癌的潜伏期为10-20年。
(五)火灾和爆炸
正常情况下,不易爆炸。
(六)化学反应性
强氧化性,微溶于水。
(七)人身防护
1、电镀车间电镀槽边抽风排出铬酸雾,槽内可用酸雾抑制剂。
2、车间装设专门水龙头,以便及时冲洗皮肤和眼睛。
3、加强个人防护,从事铬酸和铬酸盐的工人工作时须戴手套,充分洗手。工作前检查手、皮肤有无破损,鼻腔涂膏保护,工作后冲洗鼻腔。
4、健康监护:每年一次。
5、就业禁忌症:支气管哮喘、皮炎。
(八)急救
1、吸入大量铬酸或铬酸盐时,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,保持呼吸道畅通,给氧。
2、皮肤接触铬酸或铬酸盐,应立即用清水清洗创面。
3、口服中毒,洗胃,50%硫酸镁60ml导泻,服用牛奶和蛋清保护胃粘膜。
(九)储藏和运输
储存与阴凉、干燥处,容器必须密封,防止受潮。与有机物、易燃物、还原剂、易氧化物及酸类隔离储运。
(十)安全与处理
1、电镀车间电镀槽边抽风排出铬酸雾,槽内可用酸雾制剂。
2、车间装设专门水龙头,以便及时冲洗皮肤和眼睛。
3、加强个人防护。
4、健康监护,就业前体检。

氯化铝(三氯化铝) AlCl3
(一)理化性状和用途
无水纯品为白色。通常的商品因含杂质而呈灰色或黄绿色。极易潮解。密度:2.44,熔点:190℃。用于催化剂、精制石油、橡胶制品及润滑剂等。六水物用于木材处理、畜舍消毒、精制油类、纺织品染色及净水剂等。
(二)毒性
本品具有腐蚀性。
(三)短期暴露的影响
与水激烈爆炸性反应而产生大量热,散发出的白色烟雾状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。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。
(四)长期暴露的影响
直接接触眼睛、鼻、呼吸道及皮肤能引起化学灼伤,并使眼、鼻、粘摸和皮肤感到灼痛。
(五)火灾和爆炸
遇潮气或水分会剧烈反应,散发出白色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。着火时用干燥的沙土灭火,不可用水。
(六)化学反应性
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热,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。
(七)人身防护
吸入:当空气中粉尘或蒸汽含量过高时,应佩带有褐色色标滤毒盒(罐)的防毒面具。
皮肤:应使用手套、工作服、工作鞋。工作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眼睛:如需要应戴用面罩。
(八)急救
吸入:使吸入粉尘或蒸汽的患者脱离污染区,安置休息并保暖。
皮肤接触:与皮肤中水分接触,放出大量热与酸造成腐蚀性灼伤,须用大量水冲洗。
眼睛接触:用水冲洗。严重者就医诊治。
口服:误服立即漱口,饮水,急送医院救治。
(九)储藏和运输
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防雨、防日光直射的库房。不可受潮,发现烟雾及时通风。不可与碱类、氧化剂共储混运。不可与可燃物接触。包装方法(Ⅱ)类。
(十)安全和处理
操作人员必须穿戴耐酸防护用品。用干燥沙土混合,送到空旷地方,逐渐分批倒入大量水中,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。

氯化铁(三氯化铁)-FeCl3
㈠物化性状和用途
深棕色片状,遇光变色,极易潮解,稍具有盐酸臭味。密度:2.90,熔点:约3000℃,沸点:约3060℃。用作表焊、照相制版、印刷线路、金属板刻度腐蚀以及净水剂、催化剂。
㈡毒性
本品经口和腹腔摄入高毒。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烟雾。
㈢短期暴露的影响
对眼睛、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。
㈣长期暴露的影响
直接接触眼睛、鼻、呼吸道及皮肤能引起化学灼伤,并使眼、鼻、粘膜和皮肤感到灼痛。对很多金属有腐蚀性。
㈤火灾和爆炸
本品可燃。着火时用水、二氧化碳、泡沫灭火。
㈥化学反应性
易溶于水,水溶液呈酸性。易溶于乙醇、丙酮、乙醚和异丙醚。溶于二硫化碳、苯胺。不溶于甘油、三氯化磷和氯化亚锡。
㈦人身防护
皮肤:应使用手套、工作服、工作鞋。工作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    眼睛:如需要应戴用面罩。
㈧急救
皮肤接触:先用水冲洗,再用肥皂彻底洗涤。
眼睛接触:用大量水冲洗。
㈨储藏和运输
储存于阴凉、干燥处。包装必须严密封闭,防止受潮融化沾污其它物品。与铜、铜合金的制品及镀锡、镀镍等制品隔离储运,以免腐蚀。包装方法:(Ⅲ)类。
㈩安全和处理
用大量水冲洗,经稀释的污水排入废水系统。

硫酸亚铁-FeSO4、FeSO4•7H2O
㈠物化性状和用途
绿色或黄色的细粒状或块状晶体。相对密度:1.898,熔点:640℃(失去6个水分子),沸点:3000℃(失去7个水分子)。
㈡毒性
属中等毒性类。刺激眼睛、皮肤等。
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:1mg/m3
㈢危险性
侵入途径:吸入,食入,眼睛及皮肤接触。
短期暴露刺激眼睛、皮肤;食入引起瞌睡、易怒、虚弱、腹痛、恶心、呕吐和便血,潜伏症状有肺积水、肝变异、休克、昏迷、肠梗阻及胃肠穿孔;长期暴露损伤肝、脾和淋巴系统;吸入导致出现斑点。
㈣火灾和爆炸
本品不燃。
㈤禁忌物
强碱。
㈥防护措施
穿戴清洁完好的防护服、手套、足靴、头盔,以保护皮肤;戴防尘镜保护眼睛;选用适当的呼吸器。
㈦急救
眼睛接触: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。
皮肤:用水冲洗5分钟。
吸入: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,施行人工呼吸;必要时就医。
口服:立即就医,用磷酸钠溶液或水洗胃,再用大量1%的碳酸氢钠溶液灌洗3小时。
其它:消防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。
㈧储藏和运输
储存于密闭容器内,置于凉爽、通风处,避强碱。运输无特殊要求。
㈨安全和处理
使用本品要加强通风。发生泄漏时,须穿防护用具进入现场;用最安全、简便的方法收集泄漏粉末至密封容器内。

硝    酸    银
(一)理化性状和用途
无色,无味的透明结晶或白色结晶,味苦。密度:4.35,熔点212℃ ,沸点:440℃。用于照像、制镜、镀银、隐显和不退色墨水,染色、瓷器、上色、蚀刻象牙及化学分析中的重要试剂,医学上用作防毒剂,收敛剂,新生儿眼炎的预防和兽医用作伤口和局部炎症的处理。
(二)毒性
动物试验可导致溶血性贫血及肺水肿,反复小剂量注射银,可引起贫血、骨髓增生,组织器官发生银质沉着,特别是肾小球基膜的银质沉着,可导致基膜增厚。
(三)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
短期过量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,对呼吸道有损害表现为支气管炎,呼吸道粘膜下的银质沉着,银质沉着最早出现于结膜,误服硝酸银后消化道粘膜有腐蚀性。
(四)长期暴露影响
 皮肤银质沉着,常见手、前臂等暴露部位,呈现灰色及棕黑色的斑点,部分人出现全身性皮肤银质沉着,此银质沉着改变往往是持久的,不易消退,对呼吸系统影响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。
(五)火灾和爆炸
硝酸银为强氧化剂,并有着火危险。着火时,用水灭火。
(六)化学反应性
 与有机物共存对遇光能变黑,如有硫化氢时,不论有无光都变黑。可因加热分解而成银。
(七人身防护
皮肤:应穿防护衣物,避免皮肤接触。
眼睛:配  化学安全防护镜。
吸入:必须配  呼吸器,防止硝酸银粉尘或其混合物过量的吸入。
(八)急救
误服硝酸银后,可迅速吸入浓食盐水,并以2%氯化纳注射液缓缓洗胃,以使形成氯化银沉淀,并给以其他对症治疗。皮肤及眼粘膜的银质沉着症,可采用硫代硫酸钠及铁氰化钾混合液,局部皮内或结膜下注射,有一定的疗效。
(九)储藏和运输
为防止硝酸银分解,可贮存于棕色瓶或避光容器中,  于低温,通风、远  有机物和易氧化的物质处保存。  装方法:(II)类。
(十安全与处理
发生泄露时,应穿防毒面具与手套。用水冲洗,经稀释后的污水排入废水系统。
有机部分
甲    醛
(一)理化性状和用途 
无色,有辛辣刺激鼻气味的气体。密度:1.07,沸点:-19.5℃,自燃点300℃。闪点60℃。爆炸极限:7~73%,其37%水溶液(约含10%的甲醇)为“福尔马林”(Formalin)是无色具有刺激性的液体,在室温下易挥发。用于制造酚醛树脂、尿醛树脂、皮毛加工、药品、油漆等。又可作为防腐剂。
(二)毒性
能凝固蛋白质。接触后对皮肤、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。本品为可疑人类致癌物。
最高容许浓度:3 mg/m3
(三)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
吸入:吸入甲醛可引起鼻炎、咽痛、嗅觉丧失、咳嗽、胸闷和支气管炎,严重者发生喉痉挛和肺水肿等症状。
眼睛接触:甲醛蒸汽引起眼部烧灼感、流泪、结膜炎。
皮肤接触:可导致接触性皮炎。
口服:误服后,口、咽、食道和胃部立即出现烧灼感,口腔黏膜糜烂,伴剧烈上腹痛,带血性呕吐物。严重时可发生休克和昏迷。
(四)长期暴露的影响
长期吸入低浓度甲醛蒸汽,可有头痛、软弱无力、食欲不振、视力减退等症状。皮肤长期接触,可使皮肤干燥,皲裂,手掌角化过度或湿疹。
(五)火灾和爆炸
本品可燃,属乙类火灾危险物质,应禁明火吸烟。超过600℃时,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具有爆炸性。着火时用水喷淋冷却容器,可用大量喷水等办法灭火。
(六)化学反应性
本品在自然状态下会聚合,因此工业品常用甲醛作抑制剂。甲醛能与强氧化剂反应。与盐酸反应时,有时会形成很毒的二氯甲醚。
(七)人身防护
吸入:如蒸气中浓度超过暴露限值时,应佩戴有褐色色标滤毒盒(罐)的防毒面具。
眼睛:带化学防溅眼镜。
皮肤:使用手套、工作服和工作鞋。工作场所应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(八)急救
吸入: 迅速将患者移离现场,脱去污染衣服,吸氧,保持呼吸道畅通。
眼睛:张开眼睑,用大量清水冲洗患眼至少20分钟。
皮肤:清水冲洗沾染部位。
口服:先饮大量冷水并尽快用清水洗胃。
注:一切患者都应送至医疗机构诊治。
(九)储藏和运输
防火,与氧化剂隔开,冷藏,通风。包装号为5(乙)6,防止碰撞。
(十)安全和处理
生产本品过程中需要密闭,安装局部通风。工作时穿工作服预防甲醛溅到皮肤上,必要时戴防毒面具和面具。泄漏时,戴氧气呼吸器收集漏液,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。

冰  醋  酸
㈠理化性质和用途
有酸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,密度:1.05;冰点:16.6℃;沸点:118.1℃。用于制造氯乙烯塑料、醋酐、有机醋酸酯、醋酸盐(铅、铝、铜等)及醋酸纤维:也可用于染料、制药、罐头食品、食品防腐、色素生产等工业。
㈡、毒性
属低毒类,可经消化道、呼吸道、皮肤吸收,对眼、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。
㈢、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
吸入:吸入较高浓度的乙酸气溶胶,可出现咳嗽、呼吸困难、咽部刺激、咽干、鼻分泌物增加、鼻出血、头疼等刺激性症状。
眼睛接触:引起眼睑水肿、结膜充血。
皮肤接触:轻者出现红斑,重者出现化学灼伤,有水泡和疼痛。
(四)、长期暴露的影响
长期吸入乙酸蒸气或气溶胶可对人体产生慢性作用,出现咳嗽、咳痰、胸部紧迫感及鼻卡他鼻窦炎等症状。个别的接触者引起哮喘发作,局部皮肤发黑和角化、鼻黏膜和牙齿的腐蚀斑和贫血等。
(五)、火灾和爆炸
醋酸蒸气可与空气生成爆炸性混合物,直接造成火灾或释放出氢气,而造成火灾危害。着火时,雾状水、干粉、抗醇泡沫、二氧化碳灭火,并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。
(六)、化学反应性
有空气时,与多种金属直接接触都能产生氢气,16.6℃是纯醋酸结晶(冰醋酸),其蒸气可在空气中燃烧,先兰色火焰。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。
㈦、人身防护
吸入:当空气中蒸气浓度不明时,应佩带有黄色色标滤毒盒(罐)的防毒面具。
皮肤:穿戴防护服、防护手套。工作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㈧、急救
吸入:将患者移入新鲜空气处,如呼吸停止,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
眼睛接触:使眼睑张开,用生理盐水或微温的缓慢的水流冲洗患眼至少20分钟。
皮肤接触:迅速脱去污染衣服,用大量清水充分冲洗污染皮肤。
口服:应以碳酸氢钠稀溶液作催吐剂。
㈨、储藏和运输
应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内。地坪须涂敷耐酸涂料。库温保持在凝固点以上,远离火源与氧化物隔离储运。包装方法:(Ⅱ)类。
㈩、安全与处理
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有效的防护用品,如有醋酸的泄露或溅污,应以碱液中和,然后用水冲洗,经稀释的污水排入废水系统。
丙酮-CH3COCH3
㈠理化性状和用途
透明、无色、易挥发辛辣气味的液体。沸点:56℃;蒸气密度:2.0;闪点:-18℃;自燃点:538℃。爆炸极限:2.5~13%。蒸气有甜味,似薄荷香味。作为一种溶剂,用于许多工业。用来制造涂料、清漆、除漆剂、橡胶、塑料、炸药、染料、人造丝和摄影用化学物质。
㈡、毒性
属于微毒性,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,并对黏膜有刺激作用。
最高容许浓度:400mg/m3(750ppm)
㈢、短期暴露的影响
吸入:浓度在500ppm以下无影响,500~1000ppm之间会刺激鼻、喉,1000ppm时可致头痛并有头晕出现。2000~10000 ppm时可产生头晕、醉感、倦睡、恶心和呕吐,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、昏迷和死亡。
眼睛接触;浓度在500ppm会产生刺激,1000ppm会有轻度、暂时性刺激。液体会产生中毒刺激。
皮肤刺激:液体会有轻度刺激,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造成的危险很小。
口服;对喉和胃有刺激作用,服进大量会产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状。
㈣、长期暴露的影响
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、红肿和皲裂,每天3小时吸入浓度为1000ppm的蒸气,在7~15年会刺激工人鼻腔,使之眩晕、乏力。高浓度蒸气会影响肾和肝的功能。
㈤、火灾和爆炸
高度易燃性。有严重火灾危险,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。在室温下蒸气与空气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用干粉、抗溶泡沫灭火剂、卤素灭火剂或二氧化碳来灭火。用水来冷却暴露于火中的容器,并驱散丙酮蒸气。
㈥、化学反应性
与氧化剂(如过氯酸盐)以及氯化剂与碱类混合物(如氯仿与氢氧化钠)都能产生刺激反应。与二氯化硫和六氯三聚氰(酰)胺也能产生剧烈反应。对合成纤维有腐蚀作用。
㈦、人身防护
吸入:如蒸气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极限时,应佩带合适的呼吸器。
皮肤:如果需要,应使用手套、工作服和工作鞋,合适的材料是丁基橡胶。在直接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眼睛:戴化学放溅眼镜,必要时可佩带面罩。
㈧、急救
吸入:脱离丙酮产生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,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。
眼睛接触:眼睑张开,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约10分钟。
皮肤接触: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10分钟。
口服:用水充分漱口,不可催吐,给患者饮水约250ml。
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。
㈨、储藏与运输
将丙酮储藏于密封的容器内,置于阴凉干燥优良好通风的地方,远离热源、火源和有禁忌的物质。所有容器都应放在地面上。包装号2(甲)、6。
㈩、安全与处理
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、防护服装和呼吸器。移去热源和火源。应停止或减少泄露。用黄沙或其他吸收物吸收液体。废料可在被批准的溶剂焚炉中烧掉或在被指定的地方作深埋处理,遵守环境保护法规。

二甲苯C6H4(CH3)2
(一)理化性质与用途
无色液体,有芳香气味,易挥发。闪点:24℃;沸点:144℃;蒸气密度;3.7。不溶于水。用作树脂、涂料、油墨清洁剂和农药之溶剂、染料的组成部分,还用来制造、染料、塑料和药物。
㈡、毒性
属低毒类,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,高浓度有麻醉作用。
最高容许浓度;100mg/m3(21ppm)
㈢、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
吸入:刺激鼻和喉(超过450ppm),头晕头痛、精神混乱、疲倦、恶心和醉感(700ppm以上)。严重病例:惊厥昏迷和死亡,饮用含酒精饮料会增加其影响。
眼睛接触:蒸气会刺激眼睛,液体导致严重刺激,发红肿胀和灼伤。通常影响是暂时性的。
皮肤接触:液体产生灼伤感、干燥和皲裂。液体被皮肤缓慢吸收后会产生与吸入相同的症状。
㈣、长期暴露的影响
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、红肿和皲裂。神经系统会受损害,还会使肾和肝受暂时性损伤。
㈤、火灾和爆炸
易燃,有爆炸危险。用二氧化碳或干粉或泡沫灭火剂,不宜用水。属于甲类防火危险物质。
㈥、化学反应性
对光、热、空气都很稳定。二甲苯能与氧化剂(如过氧化物和氯酸盐)起反应。
㈦、人身防护
吸入:如蒸气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极限时,应佩带用褐色标志滤毒盒防毒面具。
皮肤:如果需要,应使用手套、工作服和工作鞋,合适的材料是聚乙烯醇。在直接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眼睛:戴化学放溅眼镜或面罩。
㈧急救、
吸入:脱离二甲苯产生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,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。
眼睛接触:眼睑张开,用生理盐水或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约20分钟。
皮肤接触: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20分钟,在流水中脱去受污染的衣服,用无摩擦性的肥皂有助于从皮肤上洗去二甲苯。
口服:用水充分漱口,不可催吐,给患者饮水约250ml。如呕吐自然发生,应使患者身体前倾。漱口并重复给水。如呼吸困难应进行人工呼吸。
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制治疗。
㈨、储藏与运输
将二甲苯储藏于密封的容器内,置于阴凉并有良好通风的地方,远离工作场所和热源、火源。所有容器都应放在地面上。包装号2(甲)、6。
㈩安全与处理
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、防护服装和呼吸器。移去热源和火源。用干黏土、黄沙或其他吸收物吸收液体。废料可在被批准的溶剂焚化炉中烧掉或在被指定的地方作深埋处理,遵守环境保护法规。

苦味酸
(2,4,6-三硝基苯酚)-(NO2)3C6H2OH
(一)理化性状和用途
黄色针状或块结晶,无臭,味极苦,密度:1.76;凝固点:122.5℃;爆炸点:300℃;闪点:150℃。用于炸药、火柴、染料、制药和皮革等工业。
(二)毒性
本品有毒。主要引起皮肤伤害,有很强刺激性。
(三)短期暴露的影响
吸入:对鼻黏膜有刺激性,支气管炎。
眼睛接触:引起结膜炎,角膜损伤。
皮肤接触:引起过敏性皮炎。
口服:1~2g可引起溶血、出血性肾炎和肝炎。
(四)长期暴露的影响
长期接触,引起头痛、头晕、恶心呕吐、食欲减退、腹泻等症状,并损伤红细胞,引起出血性肾炎、肝炎、黄疸等。
(五)火灾与爆炸
经摩擦、震动,易发生剧烈爆炸。遇明火高温也有引起爆炸的危险。着火时,消防人员必须再有放爆掩蔽处操作,用大量水灭火。
(六)化学反应性
本品为强氧化剂,能与可燃物、还原剂剧烈反应而发生燃烧爆炸。能腐蚀金属,而且生成的金属盐对震动或热极为敏感。
(七)人身防护
吸入:使用合适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具(防护服、呼吸道防护具等)
皮肤:除使用有效防护具外,还可使用放油膏和工业用皮肤清洁剂。
眼睛:戴防护眼镜。
(八)急救
吸入:迅速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,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。
眼睛接触:眼睑张开,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20分钟。
皮肤接触: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。
口服:误服后立即漱口、饮水及镁乳,急送医院救治。
(九)储藏与运输
储存于阴凉、通风良好的爆炸品的专用仓库内。远离火源、热源。与起爆器材、金属粉末、碱类、可燃物、还原剂隔离储运,搬运时禁止撞击,严禁接触金属工具及拖拉、摩擦。包装方法:(Ⅰ)类。
(十)安全与处理
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,设置适当的卫生设备,安装局部通风,使用有效防护用具。发生泄露时,加水润湿,移至指定的地方销毁,对污染的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,经稀释的污水排入废水系统。

苯酚(酚)
C6H5OH(Phenol)
(一)理化性状和用途
无色或粉红色晶体。易溶于乙醇和乙醚,有特臭味。密度:1.1,熔点:41℃,闪点:78℃,沸点:182℃。蒸汽密度:3.2,自燃点:710℃,易溶于水。用于生产炸药、油漆、橡胶、酚醛树脂、织物和药品。
(二)毒性
属高毒类,为细胞原浆毒物。对皮肤和粘摸有强烈腐蚀作用。最高容许浓度:5mg/m3。
(三)短期暴露的影响
吸入:如吸入高浓度酚蒸汽,可迅速发生头痛、眩晕、无力、虚脱。
皮肤:酚液污染皮肤可造成皮肤化学灼伤。酚大面积(占体表面积的25%)接触皮肤,可造成皮肤吸收致死。
口服:误服酚,可引起口腔和咽喉强烈的灼伤和腹痛,吐血性液体,全身冷汗,休克。还可能引起胃肠穿孔。口服致死量2~15g。
(四)长期暴露的影响
长期吸入低浓度的酚,可有呕吐、吞咽困难、腹泻于食欲减退、头痛、眩晕等症状。长期接触酚,可引起褐黄病。表现胃眼孔膜褐耳壳上色素沉着,色素为棕褐色或黑色。
(五)火灾和爆炸
本品可燃,应禁明火及吸烟。于78℃以上时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(3~10%)具爆炸性,此时必须密封操作并加强通风。着火时,用大量喷水、二氧化碳、干粉等办法灭火。
(六)化学反应性
本品能腐蚀铅、锌和铝。
(七)人身防护
吸入:如蒸汽浓度超过暴露限值时应佩戴防毒口罩。
眼睛:戴化学防溅眼镜。
皮肤:使用手套、工作服、工作鞋。工作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(八)、急救
吸入:将患者移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。
眼睛:酚液溅入眼内,应立即张开眼睑,用清水冲至少20分钟。
皮肤:酚液污染皮肤后,应立即脱去衣服,长时间用大量水冲洗皮肤后,再用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擦洗。
口服:应分秒必争地抢救。如患者意识清楚,立即口服植物油15-30毫升,随即使之吐出并急送医院救治。
注:所有患者都应请医生或送至最近医疗机构救治。
(九)、储藏与运输
防火、干燥。包装号为:2、5、6、8。
(十)、安全与处理
凡加热酚的操作,应采取密闭,辅以吸风装置以及防皮肤接触。在冲洗酚的容器时,应加强个人防护。

乙醇(无水)-C2H5OH
(一)、理化性状和用途
无色有酒味,易挥发的澄清液体。密度:0.79℃;沸点:78.5℃:闪点:13℃;自燃点:363℃。爆炸极限:3.3~19%,用于溶剂、清洗剂、分析试剂等。
(二)毒性
属微毒类。本品为麻醉剂,开始时导致神经系统兴奋,继而使之麻醉。
(三)短期暴露的影响
对眼睛黏膜有轻微刺激作用。
(四)长期暴露的影响
长期受大剂量作用时,可使神经系统、消化器官等发生严重的器质性疾病。乙醇可使皮肤发干,也有发生皲裂现象。
(五)火灾与爆炸
易燃,手热或遇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,燃烧时,发出兰色火焰。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在火场中,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。着火时,用二氧化碳、雾状水、干粉、1211或抗泡沫灭火。用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,驱散蒸气,赶出溢出液体,使其稀释成为不燃性混合物。
(六)化学反应性
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或引起燃烧危险。
(七)人身防护吸入:
蒸气或烟雾浓度不明或存在可检测出浓度时,应佩戴有褐色色标的滤毒盒(罐)的防毒面具。
皮肤:如果需要应使用手套、工作服、工作鞋,工作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。
眼睛:戴化学防溅镜或面罩。
(八)急救
吸入:使吸入蒸气的患者脱离污染区,安置休息并保暖
眼睛接触:须用水冲洗15分钟以上,严重患者就医诊治。
口服:须大量饮水,严重者须就医诊治。
(九)、储藏与运输
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处,与氧化剂隔绝,远离火源,炎热气候采取通风降温措施,保持库温低于30℃。注意轻装轻卸,防止容器破损。包装方法:(Ⅱ)类。
㈩、安全和处理
防止发生泄漏,首先切断所有火源,用水冲洗。对污染地面进行通风处理。

 




参考文献:
1、王伯沄,李玉松,黄高升,张远强《病理学技术》
2、凌启波《实用病理特殊染色和组化技》
3、刘介眉等《病理组织染色的理论方法和应用》
本栏目内容只供网友们学习研究用,不得用于商业行为。

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ico 论坛最新贴子
关于我们
  本站自1998年成立以来首次改版,从病理技术方面做全做深,新增了病理技术理论知识、病理资讯、病理图库及技术精英等功能。我们的宗旨是传播一种积极的思想,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知识,为朋友们解决一点实际的问题,想您所想的,关心您关心的,希望病理技术网能成为全国病理工作者学习和交流的场所。
© Copyright 1998-2021 www.zhbljs.com,All Rights Reserved.
病理技术:DingWei(QQ:891232) 广告联系:Mysnopy (QQ:618543) 技术支持:12900.COM